主页 > 古诗美文集网

古文很难翻译

102 2025-03-15 21:22

一、古文很难翻译

翻译原则:信达雅

信:一般要求直译

达: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语句通顺

雅:当直译不行时结合意译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例如:v 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谏弭谤》)v误译: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厉王。v

2.“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说,译文即使在内容上与原文相符,但表达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例如:v 原文:永州之野 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v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v 原文: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v 译文: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翻译九字原则:1.留v专用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等照录不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v主谓宾都可以省略v关联词也有省略3.删:有些语气词可删去4.换5.调:调节语序

6.选 7.译8.固 :固定用法记住一些 9.意

本人多年家教语文,对文言文翻译与作文有一定心得,希望回答帮到您。

二、求古文《韩信始为布衣时》的译文

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觉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边批:信之受祸以责报故。〕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

〔述评〕

刘季、陈平皆不得于其嫂,何亭长之妻足怪!如母厚德,未数数也。独怪楚、汉诸豪杰,无一人知信者,虽高祖亦不知,仅一萧相国,亦以与语故奇之,而母独识于邂逅憔悴之中,真古今第一具眼矣!淮阴漂母祠有对云:“世间不少奇男子,千古从无此妇人。”亦佳,惜祠大隘陋,不能为母生色。

刘道真少时尝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不留连。有一老妪识其非常人,〔边批:具眼。〕甚乐其歌啸,乃杀豚进之。道真食豚尽,了不谢。最非常人。妪见不饱,又进一豚,食半而去。后为吏部郎,妪儿时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不知其故,问母,母言之。此母亦何愧漂母,而道真胸次胜淮阴数倍矣!

韩信 ,是淮阴人氏 .最初是普通百姓的时候 ,生活贫穷,平日也没有什么善行,不能被人推举担任官吏;又不能作生意,经常向人乞讨食物,所以很多人都讨厌他 .曾经向亭长(官吏名称)乞讨食物好几个月,亭长的妻子非常讨厌他,于是每天就早早做好了饭,躲在房间里吃,等韩信来了之后,也不请他坐下吃饭。韩信很生气,于是决然离开.多年后 ,韩信被封为淮阴侯,见到下乡亭长 ,赏赐百钱 ,说:“你,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人,积德行善之事未能一贯做下去。”

三、古诗文《忠信以为宝》的译文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这句话出自于《礼记》,它的意思是“金银玉帛不能算作宝贝,真正的宝贝应该是忠信”。由此可见,诚信早在几千年前已被人所注视了。

四、《韩信袴下受辱》翻译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①,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②。”众辱之曰③:“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⑤。”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⑥。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②中情:内心。③众辱:当众污辱。④能死:不怕死。⑤袴:通“胯”,两腿间。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18876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