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诗美文集网

石灰吟的作者,还有诗句

81 2025-04-20 04:24

一、石灰吟的作者,还有诗句

石灰吟(明朝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石灰吟的诗意及背景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注释]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锤:捶打,敲击。

击:撞击。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等闲:平常,随便

浑:全、满。

清白:指高尚节操。千锤万击: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人间:人世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于谦(1398-1457),明代军事家、诗人,永乐进士。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

出深山:意思是说石灰是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

等闲:寻常,平常。

清白:指石灰颜色纯洁雪白。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自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

名句赏析——“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写志的诗,相传是作者17岁时所作。石灰是古人建筑中用于涂抹和粘合的主要原料,它由石灰石烧制而成,须经过山中千锤百击的开采和熊熊烈火的冶炼。诗人把这一过程用拟人的方式形象地描写出来,借石灰的自吟来表现诗人自己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炼、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格。诗的语言简洁、生动,全诗贯注着一种磊落刚正的英雄之洁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译文】

经历千锤万凿而出了深山,

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

只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636fa686964616f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三、表示清廉正直的完整的一首诗.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四、《石灰吟》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一句?

《石灰千古的名句是: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作品原文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5在人间。

2、诗句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

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3、内容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

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19344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