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诗美文集网

元好问水调歌头 元好问的赏析?

132 2025-04-24 04:24

一、元好问水调歌头 元好问的赏析?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饮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元好问词作鉴赏

在这首词同前一词牌水调歌头——游龙门都是写游览河山,抒发情怀之作。与前词相似,本词气势更足,景观更奇。三门津是黄河中十分险要的地段,河面分人门、鬼门、神门,水湍浪急,仅容一船通过。中有砥柱,即被称为中流砥柱的砥柱山。三门峡所在山奇水急,呈现一幅波浪马远静听松风图奔涌,气势磅砣的景象。

上片写黄河的气势,写中流砥柱悠闲。“黄河九天上”后两句,写黄河之长、黄河之险。“黄河九天上”似与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意境相同。而“下鬼瞰重关”则写明黄河之险,人鬼难过。“长风”后五句,以粗线条勾勒出黄河怒浪滔天,浪花四射的逼人气势。又以吕梁悬水千仞和钱塘八月怒潮形象具体地描绘出黄河水浪之高,高过山仞,水浪之急,可比钱塘怒潮。高险,壮观,形神俱备。“万象”后两句,更塑造尽管黄河水大浪急,但仍旧在砥柱山面前变得渺小。“一柱闲”烘托砥柱山傲风浪,挺天地的伟姿,也暗示出作者不惧艰险,乐观豁达的气质。

下片更是以古典旧事,表达了词人昂扬奋发积极向上的斗志。“仰宛巢”三句,反用苏轼《后赤壁赋》“攀栖鹃之危巢”句意,写砥柱山之高峻艰险。“人间”后二句,又用《左传》中“神奸”之典。传说中夏禹将百物之形铸于鼎上,“使民知神、奸”,由此辨神仙和奸佞的模样。这样的险处有何用呢?原来是考验人的地方。“不用”后三句又用二典,一是东晋温峤在朱渚矶下“燃犀”看水下美景。二是写春秋楚国勇士似飞仗剑入江杀两蛟的故事。以上几个方面,把黄河三门峡的险、恶写得活灵活现。结尾两句“唤取”等,引用李白塑造的骑鲸客的形象,表现词人那不可抑制的豪情壮志。

此词用典较多,也不显含混难懂,典典都扣中主题。从谋篇布局来说,也上下呼应,环环相扣,气势作足。故叶燮《原诗》中称曰:“舒写胸臆,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

二、论诗 元好问 赏析

穹庐一曲指的是《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元好问《客意》一诗的赏析

元好问是金代最有成就的诗人。其绝句追慕杜甫和苏轼,感情沉挚,风格刚健。元好问,字裕之,系北魏拓跋氏的后代。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其感时伤乱之作,风格尤为沉郁。《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这是诗人晚年之作,抒发了思家盼归的急切心情。首句从环境的清冷来渲染客意的孤寂。本来离家在外,孤身一人,已甚孤寂,偏偏又是雪天客居他乡,一盏青灯相伴,孤枕难眠,更显寂寞清冷。正是这孤寂的心境,把诗人的心绪引向归途。次句“眼中了了见归途”便是写枕上思绪茫茫,仿佛清清楚楚看见了归家之途。这种思绪的幻化,把思归心情更深化了一层。

后两句,沿着幻化的思绪,从空间向家乡靠近。“山间儿女应相望”,仿佛看见儿女们在山间登高远眺;“十月初旬得到无”,仿佛听见他们在推想:十月初旬,父亲能不能回到家里。从家乡儿女方落笔,写儿女盼父归家的殷切心情,更反衬出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作者从“客意”中表现出对儿女的深爱,语言平易,感情真挚深厚,读来诗味极浓。

四、元好问经典诗词

一、古诗:

1、《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2、《摸鱼儿 雁丘词》爱情诗 元·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

3、《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豪放诗 元·元好问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 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

4、《鹧鸪天·零落栖迟感兴多》 元·元好问 零落栖迟感兴多。酒杯直欲卷银河。人间清镜悲华发,世外仙棋烂斧柯。...

5、《鹧鸪天·十步宫香出绣帘》 元·元好问 十步宫香出绣帘。恼人帘底月纤纤。五花骄马垂杨渡,孤负仙郎侧帽檐。...

6、《鹧鸪天·憔悴鸳鸯不自由》 元·元好问 憔悴鸳鸯不自由。镜中鸾舞只堪愁。庭前花是同心树,山下泉分两玉流。...

7、《鹧鸪天·天上腰枝说馆娃》 元·元好问 天上腰枝说馆娃。眼中金翠有芳华。行去著意留歌扇,远柳无情隔钿车。...

8、《鹧鸪天·小字缭绫写欲成》 元·元好问 小字缭绫写欲成。印来眉黛绿分明。水流刻漏何曾住,玉作弹棋尽未平。...

9、《鹧鸪天·自在晴云覆苑墙》 元·元好问 自在晴云覆苑墙。徘徊明月驻清光。已看红袖沾芳酒,犹认宫螺映绮窗。...

10、《摸鱼儿·忆元龙》 元·元好问 忆元龙、旧家湖海,不应年鬓衰槁。翩翩竹马儿童喜,惊儿汉江归报。归...

11、《论诗三十首 》 元·元好问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12、《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13、《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14、《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15、《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16、《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鉴湖春好无人赋,夹岸桃花锦浪生。...

17、《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

18、《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19、《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志,俯仰随人亦可怜。...

20、《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21、《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乱后玄都失故基,看花诗在只堪悲。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东风怨兔葵。...

22、《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23、《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24、《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25、《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

26、《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27、《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仍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28、《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29、《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30、《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31、《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32、《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出处殊途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33、《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34、《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

35、《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36、《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37、《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38、《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礻右〗诸人次第来。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

39、《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40、《论诗三十首》 元·元好问 撼树蚍蜉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

二、诗人: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3]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2]  。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19440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