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诗美文集网

语文课文中 苏武牧羊词解

209 2025-04-26 04:54

一、语文课文中 苏武牧羊词解

穷愁:穷困愁苦。

社稷:国家。

旄:古代在旗杆头上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子。

茄: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

(呵呵,就这么多吧!)

二、《苏武牧羊》诗词中的“环境描写”是哪一句?

苏武牧羊

题苏武牧羊图

杨维桢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赏析

苏武被拘匈奴十九载,受尽磨难而终得归汉的传奇经历,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此诗即因苏武牧羊图而生发,饱含作者对苏武崇高气节的敬佩之情。首联是为点题之笔,由图像麒麟阁而追述苏武忠贞品格。中间两联选取了极富代表性的细节,体现苏武不畏艰难而始终心向汉室的精神。尾联则以李陵泣别作为反衬,更见出苏武人格的崇高。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有笳声, 入声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 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 拱服汉德威。

雪地又冰天 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

三、在《苏武牧羊》中那句诗表现了苏武在北海牧羊的艰苦生活说明他饱受磨难

表现了苏武在北海牧羊的艰苦生活说明他饱受磨难的句子: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苏武牧羊》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译文

苏武虽然人留在了匈奴地界,但气节还在。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贫穷艰苦地生活了十九年。渴了就吃雪,饿了就吃身上的羊皮袄。心里还记挂着汉朝的江山社稷,牧羊用的那根旄节上的装饰都掉光了还没能回到汉朝去。历经了种种困难,但心还像铁石一样坚定,夜里在塞上听到笳声,心里就十分难过。

天气轻寒的时候,大雁就会飞往汉朝的方向。家中白发苍苍的老母,盼望着他的归来,他的夫人独自守着空房。每天夜里入睡,我都会做梦,梦中的你可曾梦见了我?任那海枯石烂,气节都没有少一点。最终让匈奴心服感动,越发敬重汉朝的德行和威力。

四、苏武牧羊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急急急!!!

题苏武牧羊图

杨维桢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妻依窗 母依门

十八秋鸿雁

寄不回 一封家书

我哭 年年北海头

节杖在手 浩气犹存

卧雪啮冰咽毛

磨我男儿心似铁 肠如石

节旄落尽 节气长留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情义也难兼顾

母亲 儿尽忠不能尽孝

爱妻 夫割小爱存大义

齐家治国的书生梦

被北海无情的冰雪

封冻

雪域茫茫 谁来探我

我和李陵兄弟

抱头痛哭于羊群中

降与不降

都是锥心的痛

男儿有泪不轻弹呵

只因未到伤心处

面对血与肉的割舍

若不是心死

谁能不痛呢

痴心只守着大汉天子的梦

日日堆石 北海头

堆起我大汉臣子的夙愿

宁为玉碎李陵兄弟

你要理解我

我知 公羊永远产不了羊羔

我永远走不出北海

年年叠石 不是数归期

岁岁雁书 不是寄伊人

我要让苍天鉴我心迹

我要故国知我心声

万里江山 是我永不断的节杖

十九冬残雪 终于挽来一春

上林花似锦 而我头己白

我哭 我己不是看花人

心中泪 滴湿北海的雁声

我的母亲你在哪里

我的爱人 你在哪里

我的儿啊 你在哪里 

五、诗歌苏武牧羊梗概,急需!!!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19479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