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诗美文集网

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医的关系

179 2025-04-26 10:38

一、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医的关系

中医学对古典文学的影响

中医学和古典文学都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虽然前者属于自然科学,后者属于人文科学,体系不同,社会作用各异,各自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但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统一背景下,两者之间长期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无论是对中医学还是对古典文学,都提供了一些有利于各自发展的因素。

中医学对古典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古典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找到中医学渗透的痕迹。中医学影响古典文学的最重要表现,是她为古典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开拓了古典文学题材的领域。在古代,中医学是一门比较发达的学问,又是一门很实用的技术,社会影响很大。她不仅在人们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还广泛地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心理、行为和习俗。人们即使不生病,不求医问药,平时的衣食住行也免不了要同中医药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饮食为例, 由于药食同源,许多食物同时也有药用功效。因此人们在品尝食物的美味时,往往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到它们的药用价值,区分它们的寒热温凉之性;有时则刻意在饮食中再添加适当的药物,用以滋体强身,或祛邪治病。一个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中国人,大都懂得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性味合适的食物,以免以热益热、以寒增寒。

中医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高度融合,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以当时的社会生活为描写的对象。中医药既然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然会进入文学家的视野,在文学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医学的内容很丰富,医家的医学活动、疾病卫生的状况、医方药物的奇功神效、养生保健的方法,都是中医学为古典文学提供的常见素材。

例如古典文学中有大量的咏药诗赋,以中药为吟咏的对象。在这类作品中,诗人们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各种药物的形态、色泽、性味、功用,礼赞它们为人类健康长寿所作的贡献,有时还把它们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或思想感情的寄托。而在其他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就很少见到类似的作品,这与中药的特殊性有密切关系。中药绝大多数为天然药物,来自大自然。这些药物特别是其中的植物类药物,有的生性奇特,有的形态可人,有的色泽艳丽,有的气味芬香,除了有祛病强身之功外,多数还有观赏的价值,可以作为人们审美的对象,因此古诗中常有“花药”之称。例如唐代孟浩然就作有“曲岛寻花药”的诗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创造了品类繁多的药物,既丰富了中药宝库,也充实了诗人的吟咏物象。

又如中医有一套较为完善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养生观和养生术,创造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在古典文学中,也有大量的诗歌散文表现养生,形成一类独特的养生诗文作品,这也是外国文学和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罕见的。总之,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大大丰富了古典文学的表现内容。

二、立冬李白的诗句

立冬李白的诗句如下:

唐·李白《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2、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4、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 

6、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 

7、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8、仇远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9、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10、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11、酒香衣袂许追随,何事东风送客悲? 溪路飞花偏细细,津亭垂柳故依依; 

12、征帆俱与行人远,失侣心随落日迟; 满目流光君自归,莫教春色有差迟。

三、赏析龟虽寿名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的雄心跃然纸上,当时的心境是如此高远,真英雄也!

四、曹操的《龟虽寿》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曹操的《龟虽寿》表达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思想感情。

《龟虽寿》原文:

作者:东汉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扩展资料

《龟虽寿》赏析:

《龟虽寿》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19486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