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二、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 一,诗人是通过“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以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的赏析 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 有这两句和后两句的结合,诗人从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等角度,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 在语言运用上,全诗具有清新口语化的风格,大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致。无陈词滥调,写得自然,不涂饰,不堆砌,于平淡之中见出功力。这正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
三、古诗歌阅读 题金陵渡
1 此詩後二句寫景用筆輕靈自然,精工偶成不著斧痕。2 由结句“瓜洲”可以看出,此愁乃客愁乡愁,有王荆公《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哥斗胆说一句,此诗也许据高蟾《瓜洲夜泊》:“偶为芳草无情客,况是青山有事身。一夕瓜洲渡头宿,天风吹尽广陵尘。”敷演而来,不过更为沈着含蓄,自然更胜一筹。3 结句的星火不可改为渔火,此处的星火不是专指天上的星光,指的是星光和渔火,星光和渔火分别对应了第三句的斜月和夜江。
四、阅读岑参的诗歌《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完成题。(6分)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小题1:宦情多欲阑(1分)
小题2:“吞”“醉”。“吞”,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两个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留恋(3分)。
小题3:用典或借代,写出了诗人为了微薄的官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生活的矛盾和无奈的心理。(2分)
小题1:试题分析:天宝三载(744)岑参举进士,授官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此诗即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看来岑参对其初授官职不那么感兴趣,因而流露出一种矛盾心情。从官职的卑微来说,本不屑为之;可是为生活所迫,却不敢以此为耻。所以赴官时对原来的隐居地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深情。诗中第二句“宦情多欲阑”意思是“当官从仕的愿望逐渐要消失殆尽了”这句表达了,岑参对其初授官职不那么感兴趣,流露了一种矛盾心情。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首先要体会诗歌的内容,找到答案所在诗句,本诗就八句,体会这八句诗的大意,然后根据理解在语句中提取切题的答案。
小题2:试题分析:关键词是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该诗颈联“吞”字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字写出了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两字均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高冠山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从而表现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吞”,“醉”二字的抒情方式属借景抒情。有时诗人则会采用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这时只要抓住那些关键字词,诗歌的情感就很容易把握了。
点评: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设问 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 动作 心理 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对于修辞,不仅能判断,而且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小题3:试题分析: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这句中含有五柳先生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渔竿是钓鱼的工具,用来表示钓鱼的闲适生活。
点评: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对比、衬托、象征、用典、想象等;一切景语皆情语,把握诗人的情感首先要理解诗歌大意,然后根据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判断诗人的情感。如果能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则能更好理解诗人的情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