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诗美文集网

戏答元珍 赏析

202 2025-06-17 04:24

一、戏答元珍 赏析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残雪压枝,仍有柑橘未落;冻雷初响,惊醒熟睡的竹笋,它亦积蓄着力量,正要冒出新生的嫩芽。意即尽管如此,但远在山城还是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着,并且还要品出美味打破生活的寂寞。黄橘与笋芽不惧雪压、雷鸣的顽强精神,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的操守与气节,也暗示出正义的力量不但无法被摧垮,而且必将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犹”表现在大雪压枝、万物凋零之际,橘却能不畏严寒,一木独秀,衬托出它的难能可贵;而一个”惊“字化静态为动态,表现了竹笋的勃勃生机,同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竹笋人格化,突出竹笋在一瞬间爆发出积蓄已久的力量勃发。

二、宋诗与唐诗有哪些不同,为什么说欧阳修的《戏答元珍》的风格平易流畅的诗歌风格?

1.宋诗与唐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唐诗重“象”,宋诗重“意”;唐诗是诗人之诗,宋诗是学者之诗。这就是说,唐诗重在描绘形象、意象,通过形象、意象的描绘来表现情感思想,与此特点相联系,唐诗意境鲜明、情寓于象,语言简洁,表现含蓄而耐人寻味。宋诗则侧重于直接表现情感、思想,“象”的描绘是次要的。因此,宋诗往往多议论,语言也不像唐诗那样简洁凝炼,表现也不太含蓄。唐诗基本上能做到用诗人自己自然平易的语言来表达,宋诗则往往用典故和前人的话来表现,因而宋代的诗人首先是学者。

2.有如口语的句子,其实写得很讲究。全诗的关系,也是一联紧接一联,意脉含蓄而绵细。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风格平易流畅。

三、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意思。 __家中的兄弟都四处离散,也不知道现在是生是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是故乡明”是千古留下的名句,不知曾被多少人用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问:故乡的月亮真比外面看到的更亮吗?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___其实哪里的月亮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所以才觉得家乡的月亮特别明亮.我们在远离家乡的时候,会格外想念家乡的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里,你除了体会到诗人思念弟弟、思念故乡的感情外,你还体会到什么? ___长年的战乱,使多少家庭支离破碎.也表现出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忧国忧民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咏月的诗数不胜数,你能写几句吗?四句以上。 __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三)秋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戏答元珍和啼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在晚上难以入眠,思念家人“月落乌啼霜满天”则描写周围的气氛“江枫渔火对愁眠”即描写秋天的景色.也简洁明了的说出了作者因思想而难以入眠,也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思乡情怀和仕途渺茫的惆怅心情。

五、欧阳修《戏答元珍》

丁宝臣(1010-1067),字元珍,宋;晋陵(今江苏省常州市)双桂坊人。当时任峡州军事判官。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中甲科进士,为峡州判官,迁知剡溪县、端州。宋代诗人。 宋仁宗景佑元(1034年)同兄丁宗臣同登甲科进士,为峡州军事判官,迁知剡溪县、端州。与峡州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县)县令交好,在政事之余,出外游赏,寄情山水之际,常常是相影陪伴,互有诗作唱和赠答。皇佑四年(1052年)侬智高陷城,坐是贬黄州(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2),改知诸暨县。治平元年(1064年)英宗即位,为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出通判永州。生平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五;丁君墓表》、《临川集;卷九一丁君墓志铭》有传。 宋;治平四年(1067年)病卒,终年仅57岁。著有《文集》(40卷)已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20657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