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竹子的古诗
竹 轻阁雅室逸芬芬,绿透裱纸力轻渗。 枝孤何惧风雨来,晨宵相伴得竹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清·洪升: 斑竹一枝千点泪,湘江烟雨不知春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度琼枝。 清·魏源: 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唐·杜甫: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毁节。 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总虚心 唐.李贺: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翠竹千竿锦苑幽,奇传每醉忆千秋。 临风摇曳湘妃泪,对月娉婷黛玉愁。 高节长称松柏侣,清名幸缔菊梅俦。 丹青留影寻常见,翰墨琴魂雅韵流
二、关于竹子的古诗都有哪些?
竹
郑板桥(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三、写竹子的诗有哪些啊?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慈姥竹 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竹径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具怀鸿鹄志,苦有 鸟 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葺夷陵幽居 李涉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苦篁调啸引 李贺
谁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玩友人庭竹 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新竹 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