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诗美文集网

诗句中带有“画”字的五字诗句

53 2025-07-01 06:54

一、诗句中带有“画”字的五字诗句

禹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壁,江深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二、麻烦大家帮我想想诗词中带有盈或莹字的诗词或句子,比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多谢!

江城子

西子一别望寒宫,泪盈莹,恨清屏。

无奈花前,孤影淡香怜。

相思无语寄九天,问恒娥,恋人间?

少年游

欧阳修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

春从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

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莹)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含有如画二字的古诗词

太多了,列举三个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朝代:宋代

作者: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冷光相射。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

天际客帆高挂。门外酒旗低迓。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危栏,红日无言西下。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念奴娇·赤壁怀古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四、带有“画”字的诗;还有作者

《过白卫岭和韩昭》李衍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

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昆明池晏坐答王兵部珣三韵见示》苏颋

画舸疾如飞,遥遥泛夕晖。

石鲸吹浪隐,玉女步尘归。

独有衔恩处,明珠在钓矶。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肃和》张齐贤

祼圭既濯,郁鬯既陈。

画幕云举,黄流玉醇。

仪充献酌,礼盛众禋。

地察惟孝,愉焉飨亲。

《仪坤庙乐章》张齐贤

祼圭既濯,郁鬯既陈。

画幕云举,黄流玉醇。

仪充献酌,礼盛众禋。

地察惟孝,愉焉飨亲。

《题李山人幽居》张籍

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

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

画苔藤杖细,踏石笋鞋轻。

应笑风尘客,区区逐世名。

五、古诗中仙气的女孩名字

古诗中仙气的女孩名字:圣琴、怡硕、嫣然、娅琳、安晴、岚哲、娅娜、依婷、依婷、允晴、娅琪、亚娟、依妍、怡菲、悠晗、岚婷、依骅、依沁、依沫名字等,希望帮助您快速起到吉祥如意的好名字!

古诗中仙气的女孩名字

古诗中仙气的女孩名字精选一

1、

圣琴(shèng qín)

:取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帝京篇十首 七》,“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2、

怡硕(yí shuò)

:来自唐代诗人明皇帝的《温汤对雪》,“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

3、

嫣然(yān rán)

:取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帝京篇十首 十》,“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4、

娅琳(yà lín)

:取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杂曲歌辞 太行苦热行》,“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

5、

安晴(ān qíng)

:取自唐代诗人宣宗皇帝的《幸华严寺》,“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

6、

岚哲(lán zhé)

:取自唐代诗人韩休的《郊庙歌辞 祭汾阴乐章 南吕羽》,“于穆浚哲,维清缉熙。”

7、

娅娜(yà nà)

:来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送高司直寻封阆州》,“与子姻娅间,即亲亦有故。”

8、

依婷(yī tíng)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重幸武功》,“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

9、

依婷(yī tíng)

: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琴曲歌辞 昭君怨》,“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10、

允晴(yǔn qíng)

:取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初晴落景》,“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11、

娅琪(yà qí)

:取自唐代诗人钱起的《开元观遇张侍御》,“更怜琪树下,历历见遥峰。”

12、

亚娟(yà juān)

:取自唐代诗人后主煜的《书灵筵手巾》,“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

13、

依妍(yī yán)

:取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帝京篇十首 九》,“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14、

怡菲(yí fēi)

:来自唐代诗人明皇帝的《温汤对雪》,“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

15、

悠晗(yōu hán)

:来自唐代诗人不详的《郊庙歌辞 中宗祀昊天乐章 肃和》,“悠哉广覆,大矣曲成。”

16、

岚婷(lán tíng)

:来自唐代诗人包佶的《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山晓重岚外,林春苦雾中。”

17、

依骅(yī huá)

: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醉歌行》,“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

18、

依沁(yī qìn)

:取自唐代诗人孙欣的《奉试冷井诗》,“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

19、

依沫(yī mò)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赋得含峰云》,“玉叶依岩聚,金枝触石分。”

20、

允菲(yǔn fēi)

:取自唐代诗人则天皇后的《唐享昊天乐 第四》,“菲德承先顾,祯符萃眇躬。”

21、

圣茹(shèng rú)

: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北风》,“吾慕汉初老,时清犹茹芝。”

22、

伊婷(yī tíng)

:取自唐代诗人张易之的《横吹曲辞 出塞》,“騕褭青丝骑,娉婷红粉妆。”

23、

安妮(ān nī)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宴中山》,“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24、

宛研(wǎn yán)

:来自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鼓吹曲辞 战城南》,“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潭。”

25、

予晗(yǔ hán)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初晴落景》,“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26、

予琳(yǔ lín)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幸武功庆善宫》,“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27、

依芸(yī yún)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赋得含峰云》,“玉叶依岩聚,金枝触石分。”

28、

培琳(péi lín)

:取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杂曲歌辞 太行苦热行》,“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

29、

岚清(lán qīng)

:来自唐代诗人僧齐己的《杂曲歌辞 升天行》,“回头却顾蓬山顶,一点浓岚在深井。”

30、

岚璇(lán xuán)

:来自唐代诗人蜀太后徐氏的《丈人观谒先帝御容》,“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

31、

禹菲(yǔ fēi)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帝京篇十首 八》,“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32、

逸萱(yì xuān)

: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示从孙济》,“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古诗中仙气的女孩名字精选二

33、

婉茹(wǎn rú)

: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振我粗席尘,媿客茹藜羹。”

34、

怡之(yí zhī)

:来自唐代诗人明皇帝的《温汤对雪》,“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

35、

依诺(yī nuò)

:取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杂曲歌辞 结客少年场行》,“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

36、

怡晨(yí chén)

:取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正日临朝》,“晨宵怀至理,终媿抚遐荒。”

37、

宛滢(wǎn yíng)

:取自唐代诗人宋之问的《洞庭湖》,“晶耀目何在,滢荧心欲无。”

38、

怡森(yí sēn)

:取自唐代诗人王适的《相和歌辞 铜雀妓》,“萧森松柏望,委郁绮罗情。”

39、

伊丹(yī dān)

:来自唐代诗人明皇帝的《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

40、

爱妍(ài yán)

:来自唐代诗人明皇帝的《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

41、

伊苒(yī rǎn)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喜雪》,“橤间飞禁苑,鹤处舞伊川。”

42、

依聪(yī cōng)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赋得含峰云》,“玉叶依岩聚,金枝触石分。”

43、

安菊(ān jú)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入潼关》,“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44、

岚焜(lán kūn)

:来自唐代诗人僧齐己的《杂曲歌辞 升天行》,“回头却顾蓬山顶,一点浓岚在深井。”

45、

砚瑾(yàn jǐn)

:取自唐代诗人皇甫冉的《送崔使君赴寿州》,“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

46、

怡岚(yí lán)

:取自唐代诗人包佶的《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山晓重岚外,林春苦雾中。”

47、

怡君(yí jūn)

:来自唐代诗人上官昭容的《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十七》,“岩壑恣登临,莹目复怡心。”

48、

禹萱(yǔ xuān)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帝京篇十首 八》,“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49、

婉莹(wǎn yíng)

:来自唐代诗人僧贯休的《相和歌辞 善哉行》,“有美一人兮婉如清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50、

依恬(yī tián)

:取自唐代诗人钱起的《山中春仲寄上王恒颍川沈冲》,“隐者守恬泊,春山日深净。”

51、

依宝(yī bǎo)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咏兴国寺佛殿前幡》,“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52、

逸菲(yì fēi)

:取自唐代诗人则天皇后的《唐享昊天乐 第七》,“陈诚菲奠,契福神猷。”

53、

艳春(yàn chūn)

:取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春日望海》,“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

54、

怡雅(yí yǎ)

:来自唐代诗人明皇帝的《温汤对雪》,“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

55、

韵吉(yùn jí)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饮马长城窟行》,“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56、

韵萌(yùn méng)

:取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鼓吹曲辞 鼓吹铙歌 战武牢》,“翘萌牙,傲霜雹。”

57、

婉茵(wǎn yīn)

:取自唐代诗人蜀太后徐氏的《玄都观》,“瀑布迸舂青石碎,轮茵横翦翠峰齐。”

58、

悠然(yōu rán)

:取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还陕述怀》,“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59、

怡婷(yí tíng)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初晴落景》,“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60、

婉然(wǎn rán)

:取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帝京篇十首 十》,“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61、

安娜(ān nà)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宴中山》,“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62、

爱珍(ài zhēn)

:来自唐代诗人明皇帝的《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鲁卫情先重,亲贤爱转多。”

63、

祎娅(yī yà)

:来自唐代诗人王重民的《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考释》,“可见是一个学通儒释,颇有文华的人,所以能够被来到沙州的这位“殿下”“李祎”所赏识,叫他做了僧官或随从官员。”

64、

阿岚(ā lán)

:取自唐代诗人蜀太后徐氏的《丈人观谒先帝御容》,“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

65、

韫清(yùn qīng)

:取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饮马长城窟行》,“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古诗中仙气的女孩名字精选三

66、

饴嫣(yí yān)

:取自唐代诗人王翰的《相和歌辞 蛾眉怨》,“王母嫣然感君意,云车雨旆欲相迎。”

67、

鸥岚(ōu lán)

:取自唐代诗人僧齐己的《杂曲歌辞 升天行》,“回头却顾蓬山顶,一点浓岚在深井。”

68、

怡宁(yí níng)

:来自唐代诗人上官昭容的《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十七》,“岩壑恣登临,莹目复怡心。”

69、

怡菡(yí hàn)

: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相和歌辞 子夜四时歌四首 夏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70、

燕宁(yàn níng)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仪鸾殿早秋》,“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71、

咏梅(yǒng méi)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重幸武功》,“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72、

怡馨(yí xīn)

:取自唐代诗人则天皇后的《唐享昊天乐 第十一》,“仰惟明德,敢荐非馨。”

73、

韵璟(yùn jǐng)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春日玄武门宴群臣》,“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

74、

琬琳(wǎn lín)

:取自唐代诗人顾况的《杂曲歌辞 游子吟》,“层城发云韶,玉府锵球琳。”

75、

燕媛(yàn yuàn)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仪鸾殿早秋》,“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76、

依琳(yī lín)

: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绮绣相展转,琳琅愈青荧。”

77、

顼彤(xū tóng)

:来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西阁曝日》,“羲和流德泽,颛顼媿倚薄。”

78、

宇兮(yǔ xī)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还陕述怀》,“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79、

怡然(yí rán)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初晴落景》,“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80、

攸薇(yōu wēi)

: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草堂》,“饮啄媿残生,食薇不敢余。”

81、

娅凡(yà fán)

:来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送高司直寻封阆州》,“与子姻娅间,即亲亦有故。”

82、

怡春(yí chūn)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初晴落景》,“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83、

依霏(yī fēi)

:取自唐代诗人张说的《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景云舞》,“景云霏烂,告我帝符。”

84、

勇佚(yǒng yì)

: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新乐府 隋堤柳悯亡国也》,“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柳系龙舟。”

85、

异芳(yì fāng)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初晴落景》,“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86、

琬辰(wǎn chén)

:来自唐代诗人李夷简的《西亭暇日书怀十二韵献上相公》,“琬琰富佳什,池台想旧游。”

87、

宛妤(wǎn yú)

:取自唐代诗人窦常的《过宋氏五女旧居》,“谢庭风韵婕妤才,天纵斯文去不回。”

88、

宛知(wǎn zhī)

:取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执契静三边》,“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89、

运馨(yùn xīn)

:取自唐代诗人则天皇后的《唐大飨拜洛乐章 九和》,“惟凭展敬,敢荐非馨。”

90、

宛殊(wǎn shū)

:取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经破薛举战地》,“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91、

依婷(yī tíng)

: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空中右白虎,赤节引娉婷。”

92、

依慎(yī shèn)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咏兴国寺佛殿前幡》,“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93、

懿馨(yì xīn)

:来自唐代诗人德宗皇帝的《九月十八赐百僚追赏因书所怀》,“懿此秋节时,更延追赏情。”

94、

均雅(jūn yǎ)

:取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咏司马彪续汉志》,“前史殚妙词,后昆沈雅思。”

95、

婉祯(wǎn zhēn)

:取自唐代诗人则天皇后的《唐大飨拜洛乐章 致和》,“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愿临明祀兮降祯祥。”

96、

婉聿(wǎn yù)

:取自唐代诗人褚亮的《郊庙歌辞 祀圜丘乐章 肃和》,“聿遵干享,式降鸿祯。”

97、

宛恩(wǎn ēn)

:取自唐代诗人中宗皇帝的《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衔恩献寿梁柏台,黄缣青简奉康哉。”

98、

宛逸(wǎn yì)

:来自唐代诗人明皇帝的《送李邕之任滑台》,“汉家重东郡,宛彼白马津。”

99、

燕雯(yàn wén)

:来自唐代诗人太宗皇帝的《登三台言志》,“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20920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