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诗·君自故乡来出自哪里
《杂诗·君自故乡来》是盛唐时期大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是组诗《杂诗三首》的第二首。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内容如下: 杂 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二、杂诗 王维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设问的方式,把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以及自己坚持操守的高洁品行,含蓄而蕴藉地表达出来,令人有悠然不尽的情致。
诗开头的两句,在设问中两次出现“故乡”的字面,并不嫌其重复,倒反而觉得亲切有味。接着进一步问道:“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你动身那天,我家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啊?问得这样真挚,这样雅致,又这样充实。问出了精神,问出了境界,概括了多么丰厚的生活内容和多么美好的思想情操。赵殿成评这首诗说:“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
三、杂诗 王维的作者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
四、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是咩意思
王维的《杂诗》
意思:你从故乡来, 该知道故乡的事。 请告诉我, 你来 时, 我窗前的梅树, 是否已经开花?
五、 王维 的译文及注解 越快越好!!!!
筱紫343的答案就是就是网上拷贝过来的所谓标准答案。
其实根本没那么复杂!
特别简单,来了一个老乡,但是又不熟。总要聊两句,铺垫一下吧?
说啥呢?“寒梅着花未”
没话找话,留个话头。
这个诗就是个速写,很生活,很抽象,但是栩栩如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