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赏析!!!!!!!!!
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词性:七绝
词李商隐的《柳》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绝。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句句咏物,而又句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
李商隐的《柳》大致写于大中五年(851)。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先写春日之柳、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下面两句却陡然一转,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树上哀鸣,一派萧杀、凄凉的环境。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动写照
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你看,在士女如云的乐游苑上,在繁华似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在热闹的舞筵上结合了起来,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优美!而眼前的秋柳,却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清秋”“斜阳”“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然而由于党争倾轧,诗人一直过着一种沉沦的生活,诗中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
“逐”有随着之意,用了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随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生机可爱。
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
二、古诗词赏析!
早发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三、三国演义片尾诗鉴赏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
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
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
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
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
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
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
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
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
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
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翻译:
汉高祖刘邦提着三尺剑进兵咸阳,从此历史翻开新篇章,暴秦的统治终于结束了;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承继了前朝,一代布衣,也登上了权利的顶峰;
哀哉,痛哉,汉献帝刘协年幼,东汉的腐败让这个政权奄奄一息,江山将沦陷于他手;
何进没有谋略,诛杀宦官不成,反而引狼入室,召唤了董卓这个虎狼之师,董卓霸占朝纲,人民不敢言而敢怒;
司徒王允定下连环计诛杀了董卓,为国除贼,可是事没多久,董卓残部李傕郭汜便再次长安,献帝刚走出狼群,又进入了虎窝;
四方的军阀,贼寇犹如蚂蚁一般,天下各路诸侯纷纷割据,建立势力;
孙坚孙策起兵江东,袁绍袁术起兵黄河流域,刘焉刘璋父子盘踞在巴蜀,刘表也在荆州占了一块地盘;张燕在常山,张鲁据守汉中,马腾和韩遂守卫西凉;陶谦,张秀,公孙瓒,也都凭借自己的才华,割据一方;
曹操迎献帝到许昌后,开始独霸朝廷,专权,做了汉王朝的丞相,曹操召集各路文臣武将,英雄豪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帅大军占据中原;
涿郡楼桑的刘备本事汉皇宗亲,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想着匡扶汉室;可是刘备等人一直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只得寄人篱下,四处奔波,带着少有的兵力,四处寄人篱下;
可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了同一个梦想,两人的关系犹如鱼和水;隆重一对,诸葛亮就已经看清了三分天下的未来;先夺荆州再取西川,成就霸业就在天府之国的成都了;
可惜事与愿违,刘备一意孤行,夷陵之战的惨败,为了蜀国的长存,白帝托孤成了经久不衰的感人一幕;诸葛亮六出祁山,希望凭借着一己之力来完成北伐的大业;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人的寿命有限,命数在此,星落五丈原;姜维继承北伐大业,仅凭着自己的一身才华和气力,九伐中原皆空劳,劳民伤财的背后,是蜀国的气息奄奄;钟会与邓艾分兵伐蜀,可怜汉室的江山,就这样毁于一旦,归了魏国;
魏帝曹丕,曹睿,曹芳,曹奂,一代又一代,没能守住大业;司马氏篡权,大魏的天下归了他人;世事纷乱无常,人算不如天算,天命在此,非人力所抗拒之因素;
三足鼎立已成了过去,只能让后人去凭空遐想,吊慰古今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