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五月的古诗
1、竞渡歌(节录)
[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或衡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配枝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衫卖做挥挠。
2、渔家傲
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松等闲
惊破纱窗梦。
3、榴花
唐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观刈麦
(唐)白居易磨渗
田家橘游孝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圆稿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五月
【唐】让世李贺
雕玉押帘额,轻(毂车换系)笼虚门。井汲铅华水,扇织鸳鸯纹。
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罗袖从坦派肢徊翔,香汗沾宝粟。羡瞎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端午节的古诗
端午节的古诗1、己酉端午
贝琼〔元代〕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译文
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端午节的古诗2、端午日
殷尧藩〔唐代〕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胡磨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译文
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端午节的古诗3、浣溪沙·端午
苏轼〔宋代〕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
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袜做盯地久,白头偕老。
端午节的古诗4、端午
李隆基〔唐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译文
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告和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
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
靠着栏杆方知木槿长得茂盛,对着水才发觉芦草真的很芳香。
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
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一,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端午节的古诗5、和端午
张耒〔宋代〕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
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1、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2、竞渡诗 (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3、五月五日 (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4、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5、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坦慧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陵派,不似今朝豆味香。
关于端午的古诗佳句
1、采丝缠粽动嘉辰,浴殿风生画扇轮。——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采丝缠粽动嘉辰》
2、重五休言升最紧。纵有碧油,到了输堂印。——苏轼《苏幕遮·咏选仙图》
3、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文天祥《端午即事》
4、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边贡《午日观竞渡》尺信贺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7、蜜粽冰团为谁好?丹符彩索聊自欺。——范成大《重午》
8、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杨万里《端午独酌》
9、解粽正思端午,怀沙莫问汨罗。——李贽《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其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