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诗美文集网

石渠记 解释 加有关历史

153 2025-07-28 11:55

石渠记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石渠记文中记述了作者沿渠探幽,追求美景的事。表达了作者探奇制胜,拓宽胸怀,追求胜景借以抒发胸中积郁之气的感情。 目录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作品译文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作品译文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展开 编辑本段作品信息 【名称】《石渠记》[1] 【年代】中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散文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自渴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a)其上。有泉幽幽⑵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⑶,或倍尺⑷,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⑸,昌蒲被(b)之,青鲜⑹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c)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⑺,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⑻,可列坐而庥⑼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⑽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⑾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2] 编辑本段作品注释 ⑴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 (a)桥:架桥。 ⑵幽幽:水细流的样子。 ⑶咫(zhǐ)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 ⑷倍尺:二尺。 ⑸泓(hóng):深潭。水深而广。 (b)被:通“披”覆盖 。 ⑹鲜:苔藓。 (c)堕:落,流。 ⑺纡余:曲折伸延。纡(yū):弯曲。 ⑻箭:小竹。 ⑼庥(xiū):同“休”,休息。 ⑽酾(shī):分流,疏导。 ⑾鷁(yl):清洁。[2] 编辑本段作品译文 从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一尺,有时就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潭,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斜着看好像没有尽头,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已经很宁静,它们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才在远处传播。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它的,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812)正月初八,从鷁渠到达大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3]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永州八记之一,为作者担任永州太守时所作,借写景抒发自己仕途不得志的忧郁之情。 全文写了石渠、石泓和小潭,这三个方面的景物虽然同在一个画面里,但是它们的特点却又各不相同。作者还写了泉上的石头树木花草和竹子,特别是侧重于风声的描绘上。风摇动着竹树的梢头,产生震撼崖谷经久不息的回响,从而使读者由视觉转入听觉,给那些画图似的景物,再加上一种诗韵般的音乐美。以动衬静,更表现出了静穆幽深之境。令人有深幽穆静,如在目侧身临其境之感。[3] 三个方面的景物各自的特点:石渠的特点是狭窄,所以渠中的泉水也就微弱,碰上石头,不是激起巨浪,而是伏出其下;石泓的特点是低洼,因此积水比石渠较深,被菖蒲青苔覆盖或环绕着;而小潭的特点则是清深,所以石渠的水流入潭中,并且可以看到里面鱼的情况。除此之外,作者还写了泉上的石头树木花草和竹子,特别是侧重于风声的描绘上。风摇动着竹树的梢头,产生震撼崖谷经久不息的回响,从而使读者由视觉转入听觉,给那些画图似的景物,再加上一种诗韵般的音乐美。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柳宗元像 柳宗元 (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少有才名,早有大志。贞元间中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贬邵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后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卒于柳州任所。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成就大于诗。其作品由刘禹锡保存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4] 写作背景 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六篇。作者变法失败之后,被贬永州的第七年所作。作品以游览山溪小潭为主线,事中见意,处处流露出放逐投荒的身世之慨和怀抱难伸的不平之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21346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