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托物言志的咏物诗有哪些
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如下: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二、关于描写咏物的诗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于谦(明)
竹石
郑燮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咏物的古诗有哪些?记住是诗句
最小时候学的,《鹅》
再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如果再精美的,当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虽然总体抒情,但每一句都在咏物,这首诗被评为最好的唐诗
四、有什么咏物抒怀的古诗
咏物抒怀的古诗
梅花 / 梅
作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咏柳 / 柳枝词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墨梅
作者: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版本一)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菊花
作者: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