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代小说为什么这么出名,四大名著三本都是出自于明朝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国四大名著可是一直都非常的出名,然而其中有三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出自于明朝的,那么明朝为什么小说这么出名呢?明朝还有哪些比较出名的小说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明代小说为什么这么出名
如果说古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真正出现时间的话,严格意义上并不能说是从明朝开始的,因为早在明朝建立之前,特别是在隋、唐、宋、元时期,就已经有了类似于小说形式的笔记小说。
唐宋笔记小说在中国古代封建历史文学领域中,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这也是今天历史学界,重点研究封建历史文化的主要切入点之一。
虽然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并不是起源于明朝,但是其在明朝时期达到了历史高峰却是毋庸置疑的。在今天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认知方面,就已经逐渐形成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笔记小说的潮流。
而小说作为明清时代社会主要流行的文学体裁,无疑在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文学演进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在我们今天熟知,被称为四大名著中有三大名著,是在明朝时期逐渐形成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这种文学小说巨著的出现,更加凸显了明朝是当之无愧的小说摇篮时代,明代小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直接导致了其备受环境的历史局面。
这种特点便是明朝作家能够将现实与虚幻紧密结合起来,营造一种虚虚实实的境界。
比如《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其作者罗贯中就是充分吸取了三国时代的大量事实(这里面包括人名、战争事件以及风俗传说等等),这就是对于历史事实的尊重。
同时罗贯中本人还能够结合自己对于当时明朝时代的历史现象的看法,这使得三国时代的事件被注入到了当时的生命力。
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段,备受当时广大市民群体的喜爱和拥护,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2、明代还有哪些出名的小说
明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又可概分为四类,即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代表性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此外,较著名的明代长篇小说还有熊大木的《北宋志传》、郭勋的《皇明英烈传》、许仲琳(或曰陆长庚)的《封神演义》、董说的《西游补》、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等,均在中国文学史占据一定地位。
明代描写冤狱诉讼的公案小说的兴起,是明后期社会政治腐败的产物。较著名的有李春芳著《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无名氏著《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余象斗著《皇明诸司公案》等,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也获丰收。
冯梦龙辑纂的《喻世明言》(一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常与三言并称,地位相当的是凌蒙初编著的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此外,明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还有《石点头》、《醉醒石》、《西湖二集》等十多种。
二、明代四大奇书分别
明代四大奇书 明代人曾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三、明朝人听到现代人说的汉语,会有什么反应?
明朝时人们的日常的口语语法和用词与现代差距不是很大的(这一点从四大名著中可以感受得到)。但是正式的文书(公文、书信、文章)的用词与语法与现在是差别极大的。
四、我国明朝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有哪三部?
感觉应该是四大名著中属于明朝的三部即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评价: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杰出代表。西游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水浒传及三国演义则表达了封建底层阶级人民的反抗觉悟
五、明代四大长篇小说是什么??
明代的四大长篇伟构——《金瓶梅》、《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俗称“四大奇书”。作者在中国的小说评点传统和西方现代小说理论的双重参照下,逐一详考其版本、作者与时代,分析结构与修辞,论证 “反讽修正”这一艺术手法的核心作用,并将之与明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与思想史脉络勾连,进而认为:这四部小说的素材尽管都渊源有自,但却是地道的文人小说,代表了中国散文小说体裁的成型,体现了晚明士大夫们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抱负。
本书汇集了四篇研究中国明代所谓“四大奇书”的专著,这些论文皆可独立成篇,分别作为对这几部作品的阐释,听任读者随意取舍。但全书也想提出一些争辩性的论点。
本书的核心论调原来是从比较文学理论的观点出发的,即视明清小说文类为一种归属书香文化界的出产品,因此始终标榜着“文人小说”的概念。这个看法并不否认所谓“四大奇书”各各脱胎于通俗文化的民间故事、说书等现象,而只是强调这些长篇小说是经过文人撰著者手里的写造润色才得出一新的文体来,这个体裁除了反映明清文人的美学手法、思想抱负之外,也常呈现一层潜伏在错综复杂的字里行间、含蕴深远的寓意,惯用反讽的修辞法来提醒读者要在书的反面上去追寻“其中味”。作者特别突出这四部泛称“通俗小说”的作品富有文人色彩的一面,并不敢表示扬雅抑俗的偏见。相反,我的用意正是要推崇中国文化传统独有的雅俗交融的伟大精神。
六、为什么说明朝是个三无朝代
说明朝是个三无朝代,仅是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高晓松的一家之言,其认为明朝“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
2013年9月11日, 高晓松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观点,认为纵观中国十几个朝代,明朝是“最臊眉耷眼”的一个,并将明朝总结为“三无朝代”,即“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但这只是高晓松的一家之言,并没有什么权威性,而且这种说法是偏颇的。
(一)明朝有明君。明朝其实也是明君辈出的一个朝代,明太祖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平定天下,成功恢复了中华,带领华夏复兴。其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顺治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而清修《明史》评价后任者朱棣”治隆唐宋,远迈唐宋”,及至“仁宣之治”的仁宗、宣宗,“弘治中兴”的孝宗等,都不得不说是开明之君。
(二)明朝有名士。明朝名士辈出,该时期内,郑和出使西洋,开辟了丝绸之路;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成就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徐光启重视演绎推理,并特别把重点放在数学上,是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之第一人。还有修《永乐大典》的解缙,地理学家徐霞客,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明代的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小说《金瓶梅》就是出于明朝名士之。等,可谓不胜枚举。
(三)明朝有名将。明初军事名将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郑观应将徐达与”古之所谓将才者“韩信、冯异、王猛、贺若弼、李靖、郭子仪等相提并论;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功勋卓著,被赞为“虽古名将,未有过之”;明末郑成功收复台岛统一祖国,被王观光称赞“是儿英雄,非若所及也!”戚继光是中国被成为武圣的三人之一。还有 汤和、蓝玉、史可法等,明朝可谓名将如云。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