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十大喜剧都有哪些?
《救风尘》(元)关汉卿
《墙头马上》(元)白朴
《西厢记》(元)王实甫
《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看钱奴》(元)郑廷玉
《幽闺记》(元)施惠
《中山狼》(明)康海
《玉簪记》(明)高濂
《绿牡丹》(明)吴炳
《风筝误》(清)李渔
二、名著喜剧都有哪些
《钦差大臣》《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
三、请写出四大名著的名称
《西游记》(明·吴承恩)
【情节概括技巧】
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特别是“经过”要详细写清楚。(中考评分标准:起因、经过、结果各1分,语言表达2分)
【主要内容】
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经御道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人物形象】
孙悟空(行者、齐天大圣、斗战胜佛):神通广大、机智勇敢、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爱憎分明、追求自由,忠心耿耿;但脾气暴躁、争强好胜、好胜心强、顽劣、好戴高帽、易冲动。
猪八戒(悟能、天篷元帅、净坛使者):一方面他好吃懒做、爱撒谎、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易动摇、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性情憨厚,在与妖魔斗争中,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且他能知错就改、乐于助人、吃苦耐劳,自有可爱之处。
【主要情节】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示例一:唐僧师徒四人经过宛子山。山中的波月洞内,一个千年尸魔白骨精,一心想吃唐僧肉,她先后变成村姑、老妪和老丈,花言巧语使唐僧和八戒上当,可三次均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它的化身。白骨精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孙悟空只得返回花果山。而后,白骨精将波月洞化成天王庙,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乘隙逃走,去请孙悟空。孙悟空立即赶往波月洞。途中,打死白骨精之母,自己装成其模样来到洞内,并诱使白骨精说出骗人伎俩,然后消灭了白骨精及众妖魔。(232字)
示例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途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因而分别变作美貌女子、老太太和老翁,为获得唐僧的信任,但均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所识破,最终除了妖怪。(71字)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示例一:唐僧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由于山上一片火海,他们无法通过。得知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灭火焰山的火,悟空就亲自前往借扇。铁扇公主记恨失子之痛不肯借,死活不愿借扇给悟空,并将他扇走。大圣借来定风丹,悟空变成小虫,让铁扇公主喝进肚子,逼铁扇公主交出扇子。却被用假扇打发走。后悟空又变成牛魔王骗得真扇,却又被牛魔王变的八戒骗回。幸好观音让红孩儿回家解释事情原委,铁扇公主才肯将芭蕉扇借给悟空。于是师徒四人顺利过了火焰山,继续向下一站进发。(212字)
示例二: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只好去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但铁扇公主因红孩儿一事对孙悟空记恨在心不愿借,孙悟空几经周折,终于骗取芭蕉扇,却是假的。后又与牛魔王周旋,最终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借到芭蕉扇,继续到西天去取经。(103字)
猪八戒酒后戏嫦娥
猪八戒原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因酒后见嫦娥美貌,想要调戏,被嫦娥打了一耳光,上告玉帝,玉帝把他贬下凡间,不料正好掉在人家的猪圈里,就成了这种人不人猪不猪的模样了。(79字)
【读书感言】
示例一:读过《西游记》使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成功。
示例二: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相关题目】
写一则近200字的人物简介:
示例一: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示例二:猪八戒本是仙界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形象。在去西天取经途中,他总是挥舞钉耙,与妖魔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且他能够知错改错,淳朴憨厚。但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因此常常当众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四、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有何共同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思想上的共同点:
是反封建传统(红楼反世俗封建,水浒反政纲朝廷,西游反权威独尊,三国反强者黩武。)。
古典悲剧精神(《红楼梦》都言作者痴,一把辛酸泪。最后香销艳损,步入空尘。《水浒传》离散生死,皆无善终。《三国》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创立基业毁于一旦。《西游记》虽取得正果,普度众生,然而当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反抗精神已不复存在。)
突出个性,反映现实问题。
神话因素。
儒道文化的博弈。这个四部小说都有所表现,基本上都是从从青年血气方刚到暮年冷静深沉的一个转变。
从俗到雅而成经典。如果把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取向联系起来加以审视,似乎可以发现一个惊人的轨迹:他们从下层市民所关心的社会政治问题入手,进而转入到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其中既显示出通俗文化的由俗到雅的走向,也证明了中国文化自我调解机制的效率。
善用藏,含,蓄,隐手法来隐藏作者主观不满的态度。
《三国演义》的艺术特点:
首先,《三国演义》虽然在创作很大程度地依据了有关三国的历史文献,但却能不受史实的限制,根据表现人物和设计情节的需要,发挥想象加以艺术虚构,从而使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其次,《三国演义》刻划人物,选取许多典型的事件,将人物置于现实矛盾的尖锐冲突中,通过他们的言行来展示性格,并注意细节描写,运用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段来突出人物的不同特征。再次,小说采用了多头绪,多层次的网状结构形成,把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特别是战争,写得条理清楚,主次分别,有声有色。此外,《三国演义》在吸引史传语言高度成就的基础上又适当加以通俗化,形成一种“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风格,叙述描写,简洁明快,雅俗共赏。
《水浒传》的艺术特点:
首先,《水浒传》最被人称道的是人物塑造的成功。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成为高度典型化了的英雄形象。(1)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时,一方面将想象中的英雄所应具有的勇和力、传奇式的本领凸现出来,另一方面,又精细地描写了他们的性格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英雄具有鲜明的个性,真实可亲。(2)作者塑造英雄形象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既以高度夸张的情节来充分展示英雄的本色,好汉的豪气,使读者产生对英雄的仰慕;同时又以逼真的细节刻画,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本身的行动以及人物间的映衬。对比来表现人物性格,使读者感到英雄的形象真实可信。其次,《水浒传》的语言也富有特色,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杰出的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创造地继承和发展了宋元以来“说话”的语言艺术,在运用当时口语的基础上,加以进一步锤炼,使语言具有了非常准确、生动、通俗而又洗炼的特色。最后,《水浒传》的结构也很有特点,是以单线发展的方式来构架情节的。
《西游记》的艺术特点:
(1)《西游记》所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现实人生活作基础,这就使神话人物,神话环境和各种神奇的魔法都是显得和谐自然,从而构成了《西游记》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
(2)小说的另一个艺术特点,是塑造了一群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形象。
(3)小说还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基调,富于喜剧色彩。
(4)书中语言活泼跳跃,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并以方言俗谚。人物语言也富于个性化,较好地烘托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5)小说的结构,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逐次展开情节。
《红楼梦》的艺术特点:
首先,《红楼梦》从生活的情理出发,用多种化统一的原则,塑造了许多性格复杂和生活中的一样丰富多彩的真的艺术生命。其次,《红楼梦》在总体结构,具体情节展开,人物塑造等方面广泛地应用了对此手法,并将它上升为一种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的艺术手段。再次,《红楼梦》尽管是叙事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但它的艺术独创却并非叙事艺术手段所能涵盖。它是我国抒情传统与叙事的完美结合,在叙事中显示浓烈的诗化倾向。它的诗化倾向,主要体现在叙事的抒情基调,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意境的营造,象征手法的运用上。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有何共同的思想和艺术特点如下: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都为我们提供了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机会,在怡情悦性的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民族和文化。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