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举我国四大名著分别以三字为内容的故事一个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三顾茅庐
三日不见,须刮目相看(吕蒙)
二、列举四大名著中,带有“大闹”两个字的故事。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水浒传:第四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三国: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西游记: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三、跪求10篇读书笔记,每篇100字,(什么什么名著都行,最好是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写的是东汉末年群雄纷争,三国鼎立的故事,这本书里体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洞察力和维护皇室正统的思想局限。三国演义里有很多纷繁错杂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各有特点,他们的故事发人深省,他们的命运牵动着我的心情,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作者对人物刻画的匠心独具之处。我总是忘不掉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为救少主不顾自身的安危,这是何等伟大的精神啊。我还忘不掉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心,就这一点就需要我好好学习。虽然最后的结局违反了我的期望,但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
水浒传
水浒传写的是宋朝一次豪侠起义的故事。人们都说:少不看水浒,就是因为水浒传会让年轻人激情燃烧,压不住自己的火气。这话说得真是没错。书中的一些人物真是耳熟能详。比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我被鲁智深的正义感震撼了,一边看一边在心中暗暗地为鲁智深呐喊助威。再比如林冲蒙冤入狱,发配边疆,这一段看得我是咬牙切齿,真想把高球从书里拉出来教训一顿,同时也为林冲这样一位好汉遭遇毒手而连连叹息。这本书的情节非常吸引人,我从中看到了一种正义感,我想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水浒英雄一样心中充满正义感。
西游记
西游记写的是一些神怪妖魔的故事,说的是孙悟空如何护送唐僧前往西天取经,普度众生。这本书真是把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其中的故事小的时候在一些电视剧里已经了解了一些,现在一看,才突然觉得古人真是了不起,居然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这本书的前言里说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是根据以前人们的不断丰富完成的,由各个时期人们的想象,由此我看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智慧。孙悟空这个人物简直是写活了,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他不像是一个神仙,而是一个真实的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猪八戒的种种毛病好像也变得可爱了许多。这本书真能吸引人。
四、对四大名著里其中一个人物的感想(100字左右)
《水浒传》读后感
——论鲁智深的“义气”
读了《水浒传》这本书后,我觉得书中通篇充满着忠义之气。无论是晁盖等人的智取生辰纲,还是众好汉劫法场救宋江,就连众英雄招安后宋江被朝廷赐死,吴用﹑花荣等人的自杀身亡,都体现着这种忠义之气。鲁智深身上同样具有这种忠义之气。他得知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充军时,一路悄悄跟随、暗中保护,在野猪林这个地方舍身救了林冲一命。
但我认为上述这种忠义之气,实际上是一种英雄惜英雄,为朋友、为兄弟两肋插刀,为集团利益奋不顾身的侠义之气。
鲁智深身上还存在着一种正义之气。
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回中,金翠莲父女被镇关西欺辱后,又沦落到卖唱还典身钱的悲惨境地。当时,鲁智深是朝廷的命官——提辖。他与金翠莲父女非亲非故,而且镇关西欺辱金翠莲父女这种事又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同时镇关西也是很有势力的人,仅从他的名字里就略知一二。鲁智深得知这件事后,正是凭着身上的这种正义之气拯救了金翠莲父女,并失手打死了镇关西,最终被迫逃上梁山。他救金翠莲父女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行为。他打镇关西前,先以提辖的身份要了十斤精肉,并要镇关西细细的剁成肉丁;又要了十斤肥肉,也要镇关西细细的剁成肉丁;然后又要了十斤寸金软骨,并要镇关西用刀剔得一点肉丝都没有,慢慢消耗了他的体力,最后打败了镇关西。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鲁智深的有勇有谋。如果当时鲁智深不去管这件事,凭他的有勇有谋,完全可以继续在职场上升官发财。
林冲是杀了人(陆谦)最终逃上梁山,但他杀人是为了替自己被陷害而伸冤;武松是杀了人(西门庆)最终逃上梁山,但他杀人是为了替他哥哥报仇;而鲁智深杀人却完全是出于自身的正义之气。
鲁智深的这种正义之气,正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见义勇为的精神,一种社会责任感。
我们都应该向鲁智深学习。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