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经美文集网

求“阶前落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的出处,越详细越好。

240 2025-04-05 21:08

一、求“阶前落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的出处,越详细越好。

您是否是记错了?是“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吧? 这是李煜的名篇名作啊。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愁肠寸断。就象白雪飘飞的阶下落梅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梦中要回去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象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而且,若你用“阶前落樱如雪乱”,于清平乐的平仄不合。 这是一首极好极好的诗,若能善用,极好。

二、“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出自哪里?

1、出处:清朝诗人兼画家朱集义的诗句,出自其画《渭阳古渡》的题诗。

2、原文:

长天一色渡中流,

如雪芦花载满舟。

江上太公何处去,

烟波依旧汉时秋。

3、译文:

蓝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天空底下一只小小渡船正在漂流,满载着像雪一样的芦花。

钓鱼的太公又在哪里呢,水上烟波泛起,好像仍旧是汉朝的秋天。

4、赏析:

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提到姜太公和汉朝,姜太公所在的历史年代和汉朝都是天下大治的年代,人们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诗人想起那个年代,其意思昭然若揭。若不是对当前现实的不满,何来怀古之作。

5、典故:

关中八景因其大都地处西安(古称长安)及其周边地区,故也叫长安八景。西安碑林现有一幅《关中八景图》石刻,刻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由时任河东盐使朱集义咏诗作画,描述了关中八景。这八景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三、求!!!!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出自??

樱花

-----邓尔雅

昨日雪如花,

今日花如雪。

山樱如美人,

红颜易消歇。

四、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这首诗是 唐朝武元衡所作,名为赠道者,或名赠送。是作者赠送一名女子的诗,主要是形容该女子的美丽。

白话文就是说这名女子一身雪白的衣裳(刻画她的衣着)并且气质像高雅素洁的白梅,笑掩就是掩笑,就是说这个女子笑容羞涩,脸上又是淡淡的浅妆,楚楚动人的翩然来到作者的梦境之中。越溪则是春秋时期美女西施浣纱之地,作者说“若”就是假如的意思,就是说假如女子来到越女西施的浣纱之地,那么与越女相比,就是妖艳的红莲中不同风情的一枝素雅的白莲,清纯幽娴。

麻衣如雪是借用诗经里的词,主要还是表达该女子服饰的洁白如雪。

五、( )( )如雪

肌肤如雪

柳絮如雪

秋霜如雪

六、风刀霜剑言如雪 这句话出自于哪里?哪位高手告诉我一下。

古诗中无此句,是今人引用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的诗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加以修改而成。此句出自《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林黛玉的《葬花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现在“风刀霜剑”这个词语被用来形容气候寒冷,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今人修改之作有许多,如:

铜镜明妍绣春色

风刀霜剑言如雪

纵是瑜儿无觅处

终有喃喃秋千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19091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