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经美文集网

初三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有哪些?

208 2025-07-16 00:54

初三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有哪些?

《关雎》、《蒹葭》、《从军行》、《月下独酌四首》、《登楼》等。

1、《关雎》

《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2、《蒹葭》

《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

3、《从军行》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诗作。此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4、《月下独酌四首》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5、《登楼》

《登楼》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杨炯《从军行》全文翻译

译文

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从军行》

[ 唐 ] 杨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杨炯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现存诗30余首,以五言见长,多边塞征战诗篇,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 ,气势轩昂,风格豪放,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对仗工整,音韵合律,既有律诗的严谨之风,又有乐府诗的明快特色。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余篇。杨炯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童佩辑有《杨盈川集》十卷。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首都长安,心中自是不平。将军领了兵符奉命出征,统帅强悍的骑兵包围了龙城。大雪弥漫,天色昏暗,使军旗上的图案颜色变得模糊暗淡,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宁愿做个下级军官池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

拓展资料

一、全文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二、赏析

(1)《从军行》 借用汉乐府旧题,写一个书生从报警的烽火照亮西京到慷慨从军、奔赴沙场奋战的全过程。语短意长,雄健激扬。

(2)这首诗布局精当,脉络分明,跌宕有致。烽火引起诗人内心的波涛;进而从军告别京城,投奔沙场与敌鏖战;最后以自豪的口吻表达立功塞外的壮志。诗人善于选择意象,精心营构典型场景。这首诗时间跨度大,而字数甚少,因此需要从严选取代表性强、信息量大的事物纳入诗章。

三、背景

(1)《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公元681),西北突厥部族入侵 固原 、 庆阳 一带,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征。诗中就记录了这次征战的情况。

四、作者

(1)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2)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原诗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译文

报警的烽火已映照京城,

我心情澎湃久久无法平静。

调兵的符牒辞别帝王宫阙,

精锐的骑兵包围敌方重镇。

大雪弥漫,军旗上的绘画黯然失色,

朔风呼啸,杂拌着两军对阵的战鼓之声。

宁做下级军官冲锋陷阵,

胜似当个书生百事无成

译文: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首都长安,心中自是不平。将军领了兵符奉命出征,统帅强悍的骑兵包围了龙城。大雪弥漫,天色昏暗,使军旗上的图案颜色变得模糊暗淡,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宁愿做个下级军官池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

【原文】:

从军行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4.凤阙:皇宫。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5.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此处指匈奴汇聚处。

6.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

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21178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