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那么请问,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
源于《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二、"江之永矣""嗟彼姣童""死生契阔"分别出自诗经的那一篇?有原文和翻译更好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谐老。这句诗什么意思?
执子之手”源于《诗经·邶风·击鼓》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文为: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士兵驻守边关,久未与妻子相见,回忆当日离别之时的情景。“契”为合,“阔”为离,“死生契阔”就是生死离合的意思。“成说”可以解释为立下誓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自然也就显而易见了。
记得前几日在网上闲逛,看到这样一篇贴子:
《婚戒指为什么戴在无名指上》
做这样一个试验——
首先伸出两手,将中指向下弯曲(弯曲两个指关节),对靠在一起,就是中指的背跟背靠在一起。
然后将其它的4个手指分别指尖对碰。
在开始游戏的正题之前,请确保以下过程中,5个手指只允许一对手指分开。下面开始游戏的正题。
请张开大母指。大母指代表我们的父母,能够张开,每个人都会有生老病死,父母也会有一天离我们而去。
合上大母指,再张开食指。食指代表兄弟姐妹,他们也都会有自己的家世,也会离开我们。
合上食指,再张开小母指。小母指代表子女,子女长大后,迟早有一天,会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也会离开我们。
合上小母指,再试着张开无名指。
……
原贴上说,无名指是分不开的。我试了一下,其实是可以分开的,但是,很难……
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时代,爱情已经被我们赋予了太多的定义——似乎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才叫做爱情?似乎Titanic的生离死别、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凄美无奈才叫做爱情?亦或是流行歌曲里那肤浅的“I love you”?又有多少人真正想过,夕阳西下,林荫小径上那对互相搀扶、慢慢地一起走着的老翁与老太……哪一种才是真正的爱情呢?
爱情其实很简单,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四、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传送千古的名句.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4 句诗流传千
”子:此处为“你”的意思。在《诗经》的注解里,契为合,阔为离,死生契阔就是生死离合的意思。“生死相依,我与你已经发过誓了;牵着你的手,就和你一起白头到老。”这是一个征战在外不能归的士兵,对妻子分别时誓言的怀念,两情缱绻,海誓山盟,痛彻心扉。从此,“执子之手”成了生死不渝的爱情的代名词。千百年来,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多少语汇老去,这个词却依然焕发着让人怦然心动的生命力。
五、“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这句描写爱情的经典的诗句来自“诗经”的那一篇?它最初是描写什么的?
出自《诗经·邶风·击鼓》
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相悦,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的哪一首里?
选自《诗经·邶风·击鼓》
击 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
卫国兵士,远戍陈宋,久役不得归,怀念妻子,回忆临行与妻子诀别之词。
镗(音堂):鼓声。兵:武器,刀枪之类。土国:或役土功于国。漕:地名。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陈、宋:诸侯国名。
孙子仲:卫国元帅。爰(音元):何处。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契阔:聚散。成说:成言也。
阔:疏也,远离别之意。洵:远。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附:百度国学:诗经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