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经美文集网

谁知道春夜喜两那么短的诗,必须是诗经里面的才可以

104 2025-04-19 09:38

谁知道春夜喜两那么短的诗,必须是诗经里面的才可以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名句有?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一)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二)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 王涯《春游曲》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三)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哪个?

唐·东方虬《春雪》 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见:显现。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刘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野渡:野外渡口。

唐·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两句写初春将近时的景色。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唐·杨凌《句》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渌:清澈。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

宋·张来《春日》 老树着花无丑枝

宋·梅尧臣《东溪》:“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翠色:嫩绿的草色。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信:消息。露:显示。

宋·苏轼《一丛花》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竟日:整日。

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

芳菲:指春花季节。

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宋·周邦彦《蝶恋花》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青:绿叶。红:红花。

宋·葛胜仲《临江仙》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将息:养护,调养。

宋·李清照《声声慢》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柳眼:柳叶。梅腮:指梅花。

宋·李清照懈恋花》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杨柳句谓杨柳遮不断春大的景色。

宋·陆游《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陆游《豆叶黄》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杜宇:杜鹃。

宋·辛弃疾《浣溪沙》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宋·辛弃疾《满江红》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

宋·姜夔《扬州慢》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酝造:酿造。可人:喜人。

宋·石孝友《好事近》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瘦雪:残雪。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于。

金·王庭筠《谒金门》 东风轻扇春寒

轻扇:轻轻地吹动。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飞红:花瓣飞舞。

元·白朴《天净沙·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觉来:醒来。

元·胡祇遹《阳春曲·春景》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袅:飘浮不定。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春到人间万物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卢道悦《迎春》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一、春季:

孟浩然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点评:作者观察细致,比喻新颖,想象别致,语言浅近流畅,字里行间溢出浓郁的春意。

二、夏季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

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

(注:后五句意义相同,都是说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意思。东、西、南、北并列,铺陈其事,这是诗经中的“赋”的手法,)

【释】: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格调清新健康。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注释](1)净慈寺:在今杭州西湖南岸。(2)毕竟:终究,到底。(3)四时:四季。

[译文]到底是六月的西湖,特有的风光就是与别时不同。莲叶满湖,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帖水映日,显出与众不同的艳红。

三、秋季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全诗通过枫叶,写出了晚秋的热烈气氛。

[赏析] 此诗写山中所见秋景,这最后两句尤为优美。所以黄生《唐诗摘钞》说“诗中有画”,是一幅《秋山旅行图》。诗中“坐”字作因为解,并非坐下之意。“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人赞为“真名句”,因为它申足前意,将一片枫林秋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你看,在秋阳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灿若朝霞,艳如去锦,岂不比二月春花还要美丽!透过这片红色,使人看到了秋天具有春天一亲的魅力,能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天 净 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小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 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四、冬季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舟雪。

〖译文〗

连绵的群山不见鸟的飞影,

所有的路上难寻人的行踪。

一条孤单的小船上,

有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

独自在风雪寒冷的江上钓鱼。

〖点评〗

此诗用白描手法,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幽静寒冷、纯洁寂静的自然景象,抒发了

诗人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译 文

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爷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尘埃飞扬不见咸阳桥。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有的人四十岁到西部边疆去种田。去时里长给有的壮丁裹头巾,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况且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伸诉怨恨?就象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啾啾地喊叫。

春:红杏枝头春意闹夏: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冬: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19326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