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名句 ”三星日月光,四诗风雅颂”赏析
背景是在东坡因出知杭州有功被任命为翰林乘旨上朝谢恩时对的。辽使挑衅,辽的上联“三星日月光”,宋若对上即为上邦,否则便为下邦,天子传旨有能对者加官进爵。满朝文武百官都默不做声,天子又急又恼,这无可奈何时,苏轼施大礼道:“四诗风雅颂”辽使听了哑口无言,扫兴而去。事后,朝廷果然为苏东坡加官,提为礼部尚书。
原文:
《诗经》的六义和四始:《诗大序》本其说谓:“《诗》有六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国风》之始
《关睢》,《小雅》之始《鹿鸣》,《大雅》之始《文王》,《颂》
之始《清庙》,是谓四始”。
1:《诗经》的六义和四始:《诗大序》本其说谓:“《诗 ...
2:诗经》的六义和四始:. 《毛诗序》曰:「《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
3:在儒学传授过程中,关于《诗经》有所谓“六义”、“四始”、“
4:《诗论》第十五力驳郑渔仲说,以为“诗之切学者二,义理、声歌,而乐不与。徒以诗为乐之用,则诗与乐皆失其体。”虽程氏旨在申孔子“诗教”之说⑥,主以四始六义⑦,
5:明诗第六 大舜云 自商暨周,《雅》、《颂》圆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 ...
《野叟曝言》第一百一十八回载:
文素臣又以“三光日月星”试鳌儿。鳌儿竭力搜索,不能成对,羞得面红耳赤。索臣因以东坡二对示之。鳌儿笑道:“孩儿要对得切当,专在天文地理上去思量,故想不出。若‘四诗风雅颂’可对,则‘六脉寸关尺、一牢牛羊豕’,俱可对也。再通融些,则‘一门公卿长、九章勾股弦、五府佥同督、六曹郎员主、九赋上中下、五音清平浊、六子长中少、百年幼壮老’,俱可对矣。孩儿想来,只有‘六爻天地人’可对,无奈平仄不调。‘九族父母妻’,亦犯此病。若‘四德元亨利’可以取巧一时,则本朝无子男之爵,‘五等公侯伯’亦可对矣。北方无入声,向北人可对‘四声平上去’矣。吴无君,无大夫,向我们吴人可对‘五音角徵羽’矣。再迁扯些,则调谑没心肝人,可对‘五脏脾肺肾’;调谑没面目人,可对‘五事言思听’;调谑没黑白人,可对‘五色青黄赤’矣。孩儿不信苏东坡这样的人,对出这样不切当的对来。”
宋神宗年间,辽国派遣使者来中原。翰林学士苏东坡奉命招待。辽使者出一联:“三光日月星”,要苏东坡来对辽使者认为,这是副绝对。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不应重复。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来对,下面跟着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谁知,苏东坡略一思索,就对出下联:“四诗风雅颂。”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雅”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 辽使说:“我还以为是绝对呢。不想让你轻易对上了。”苏东坡说:“什么绝对,我还可以补上三联呢。其一:一阵风雷雨;其二:两朝兄弟邦,其三:四德元亨利。”辽使问:“《周易》里‘乾’卦里的四德应该是‘元、亨、利、贞’啊,怎么漏了一字?”苏东坡答:“最后一字是先皇圣讳,臣不能随口念出。”原来,先皇宋仁宗名叫赵祯,祯、贞同音,属于“圣讳”,故删去一德,亦成妙对。
宋神宗时,辽常常侵犯北宋。后来,两国修好,辽派使臣,宋派苏东坡接待。相见之后,辽国使臣对东坡说:“久仰学士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鄙人可有一句,敬请相赐。”上联是:
“三光日月星” 这副上联,短短五个字,第一词“三”是数目字,对句必找一个相对数目字,日、月、星是三样发光的自然界物体,与前面词直接联系,对句也必须与之相对应,看来不难,实则不易。其他官员听了都在苦思冥想,未找到合适的下联,而苏东坡则不慌不忙地对道:“四诗风雅颂” “诗”指的“诗经”,它由《风》《雅》《颂》组成。“雅”又分“大雅”“小雅”,合起来是四部分。所以称“四诗风雅颂”。 苏东坡说出,满堂皆惊。辽使听了,十分钦佩。这时狂风突起,雷风大作。苏东坡对辽使说:你的上联还可变 “三光日月星,一阵风雷雨。” 三光日月星,两朝兄弟邦 三光日月星,四德元亨利 辽使惊叹不止.但又不禁奇怪,说:四德元亨利贞,先生怎么落了一德? 苏轼笑道:最后一德乃先帝庙讳,做臣子的怎敢顺口带出? 辽使终于叹服.
急救~~!文言文《曹植聪慧》翻译求大神帮助
参考译文:陈思王曹植,字子建。他十多岁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数十万字辞赋,他还擅长写作。太祖读了曹植的文章之后曾问他:“你是请人代笔的吧?”曹植跪下答道:“孩儿出口就能谈论,提笔就能写出文章,请父亲当面试试,看是否请人代笔?”当时,恰逢邺城铜雀台落成,曹操把儿子都带上台去,让他们各自作一篇赋。曹植落笔如飞,转眼即成,而且写得很值得欣赏,太祖对曹植的才能惊叹不已。曹植天性随和,不让人敬畏,他使用的车马以及自身的装束打扮也都不追求华丽。每次去见曹操,曹操都故意用疑难问题来刁难他,但曹植都能应声而答,因此颇受曹操宠爱。太祖去攻打孙权,派曹植留守邺城,并告诉曹植说:“我以前作顿邱令时,只有二十三岁。想想当年的所作所为,我至今也不后悔。你如今也二十三岁了,也应当努力啊!”曹植一方面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受到另眼看待,另一方面,还有丁仪、丁廙、杨修等人的辅佐。太祖犹豫不决,几次想把曹植立为太子。然而曹植做事我行我素,言行上又不注意修饰,饮酒也没有节制,而以后成为文帝的曹丕却暗用权术对付曹植,宫女及太祖身边的人都给他说好话,因此曹丕被立为太子。曹植有一次乘车在御街上行驶,从司马门径直出宫。太祖知道后非常生气。守卫司马门的官也因罪被处死。从此以后太祖加重了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太祖一方面担心自己死后出现祸患,一方面因为杨修很有才华而且足智多谋,更是袁绍、袁术的外甥,因此捏造罪名,把杨修杀了。曹植心里更加不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关羽围困,太祖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兼征虏将军,想派他去解救曹仁。为此太祖专门敕令告诫曹植,曹植却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不能受命,太祖懊悔就把曹植罢免了。
满意请采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