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经美文集网

先秦诗歌到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发展的总结。(急)

143 2025-05-10 18:54

一、先秦诗歌到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发展的总结。(急)

自己写的 呵呵

古诗,中国文化史上瑰丽的奇葩,再先秦乡野劳动人民的传唱中产生,在经历了文人的浪漫主义再创作,又步入两汉雄伟的皇家殿堂,形成了两汉独有的、工整华丽的“汉乐府”,回荡在恢弘的未央宫中,接着又来到战火纷飞,群雄并起的魏晋,各种诗体趋于成熟,百花齐放,迎接着不久将来的大唐--古诗的顶峰。

二、例举先秦文学诗歌鉴赏

有,而且很多,例如: 1、《吴越春秋》的《勾践阴谋外传》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指禽兽)。”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大都是周王朝时带有各国地方色彩的民间歌谣;“雅”是“正”的意思,分大雅七十四篇,小雅三十一篇,共一百零五篇,主要是诸侯朝会和贵族宴飨的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灵活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赋”是铺陈叙述的意思,“比”是打比方,“兴”是借助其他事物引出诗歌真正要表达的内容。《诗经》中的篇章大都是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叶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及人民的思想感情,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 3、战国后期,在南方产生了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体诗,即“楚辞”。“楚辞”主要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及楚国诗人创作的作品。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楚辞”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而代之以从三、四言到七、八言的参差不齐的形式,多用语气词“兮”字。在创作方法上也大胆吸收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诗经》和“楚辞”在文字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零散的诗歌,如: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等。

三、中国古代诗歌有哪些

古代诗歌按体裁分成两部分:古体诗(古风、古诗)和格律诗(五七律、绝,排律,又称新诗)。古风以时代划分为:先秦古诗(《诗经》)、骚体诗(《离骚》)、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五七言诗(《古诗十九首》)及后人以古风体写的古诗(《将进酒》)、古体律绝(除了不要求格律且韵宽外,基本和律绝一样)等。新诗以字数和格律划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

四、七言古诗的溯源

七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诗体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

它起源于民谣。先秦时期除《诗经》、《楚辞》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摹仿民间歌谣写成的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体韵文。西汉时期除《汉书》所载的《楼护歌》、《上郡歌》外,还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韵文。

《燕歌行》

东汉七言、杂言民谣为数更多,如东汉末年的《小麦谣》、《城上乌》(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桓灵时童谣》“举秀才”(葛洪《抱朴子·审举》)都是很生动、通俗流畅的七言和杂言民间作品。相传汉武帝曾会聚群臣作柏梁台七言联句,但据后人考证,实系伪托,并不可靠。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完整七言诗。以后汤惠林、鲍照都有七言作品。鲍照的《拟行路难》18首,不仅在诗歌内容上有很大的扩展,同时还把原来七言诗的句句用韵变为隔句用韵和可以换韵,为七言体的发展开出了新路。

从梁至隋代七言体诗歌逐渐增多,至唐代七言诗才真正发达起来。七言诗的出现,为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五、大家帮忙找一下有没有与《诗经》同朝代的诗歌?

《诗经》和《离骚》都是先秦的诗歌总集 我知道的还有《古语》

去这里看看 很多但是有点杂

六、先秦的诗经或诗歌里有没有比较豪迈大气的诗句

1. 不好说,《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大雅》等都是以四言诗为基本体裁;《诗经》中也有五言的句子,如《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诗经》中的六言诗仅是散句,既比较少见,又没有两句以上的六言句连续出现的情况,如“室人交遍谪我”、“室人交遍摧我”(《邶风·北门》),“行役夙夜无已”、“行役夙夜无寐”(《魏风·陟岵》),“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豳风·七月》),“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魏风·伐檀》);先秦时期时《诗经》就有七言诗,但《诗经》杂言诗较多。

2.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一般又叫古风,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成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3.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19823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