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什么意思?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的意思是:我的天啊我的娘!不相信人家的心哪!
【出处节选】《国风·鄘风·柏舟》——先秦·佚名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白话译文】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不相信人家的心哪!
扩展资料
1、《国风·鄘风·柏舟》创作背景
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柏舟》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诗(《三家诗》)。
2、《国风·鄘风·柏舟》鉴赏
此诗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开篇以柏舟泛流起兴,写女主人公为自己的婚姻恋爱受阻而苦恼,就好比那在河中飘荡的柏木小舟一样。她早已自己相中了一个翩翩少年,他的发型很好看,透出活泼灵动的精神劲儿。这就是女主人公的心上人,她非他不嫁,至死不渝。
古代男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这种敢爱敢恨的女子自己找婆家的事情,真是有违传统习俗的,当父母的当然不会同意。可能也不一定是父母要展示权威,多半是他们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为儿女把关,以确保日后生活美满。
这首诗反映了先秦时代汉族民间婚恋的现实状况:一方面,人们在政令许可的范围内仍享有一定的性爱自由,原始婚俗亦有传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况,礼教已通过婚俗和舆论干预生活。所以诗中女子既自行择欢,却又受到母亲的制约。
二、“静言思之”的意思
静言思之: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言:音节助词,无实义。
出自春秋时期无名氏《国风·卫风·氓》,原文节选: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译文:
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卫风·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生产力还相当落后,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上不独立,人格上形成对男子的附属关系,男子一旦变心,就可以无所顾及的将她抛弃。
当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的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了对妇女的精神桎梏。这首诗正是反映了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
主旨赏析:
这首诗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这首诗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诗人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歌唱抒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
诗中女主人公所叙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自己的感受,都是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在阶级社会中是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诗人善于把握题材的各种复杂的矛盾。
她抓住自己和氓的矛盾,氓是夫权的代理人,他们从夫妻关系而变为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透露了男尊女卑、夫权制度的社会现实。她抓住了自己和兄弟的矛盾,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舆论,是以夫权为中心的思想和弃妇孤立无援的现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氓
三、诗经中描写送别的诗句
1. 诗经楚辞中关于送别的诗句
诗经楚辞中关于送别的诗句 1.诗经中送别的诗句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小雅·采薇》
译:道路长远慢慢行, 又饥又渴愁肠结。 我的心中真悲伤, 谁知我的哀伤。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译: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2.《诗经》中关于“离别伤感”的诗句有哪些
《诗经·大雅·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周南·卷耳》 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国风·唐风·葛生》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诗经·小雅·采薇》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的意思是: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全句是:“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3.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关于“离别“”的诗词
望采纳谢谢
《小雅 鸿雁 白驹》可以算,是周天子为殷王后人送别的;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这里的“伊人”,是指“那个人”,不是女人。
《国风 桧风 羔裘》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4.诗经、描写山水、描写送别的诗句,主持人串词
由于你问题提的很模糊,所以我只能分类回答你 描写山水的诗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乡村四月》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描写水的诗句: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描写送别的诗句 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万之京【唐】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陈章甫【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送人东游【唐】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雨霖铃【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5.有关诗中送别的诗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武林门外送行舟,万种离情逐水流。今夜月明何处泊?天涯回首不胜愁。
6.10首有关送别的古诗(完整)
诗作代表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3.《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4.《赠汪伦》 李白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7.《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8.《渡荆门送别》 李白
9.《送友人》 李白
10.《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别董大》高适
13《易水送别》骆宾王
14.《青门柳》白居易
15.《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16.《忆秦娥》李白
17.《准上与有人别》郑谷
18.《送别》王维
19.《山中送别》王维
2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送别诗赏析
1.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