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经美文集网

诗经中子衿是什么男女之情吗

286 2025-07-05 16:09

诗经中子衿是什么男女之情吗

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参考译文:

(你)颜色青青的衣领上,悠悠的(系着)我的心。

即使我没去(找你),你就不能主动给我音信?

(你)颜色青碧的玉佩上,悠悠的(挂着)我的思念。

即使我没去(见你),你就不能来找我吗?

挠着头原地来回的踱步啊,(我)在城门楼上(等你);才一天没见,感觉就像三天一样。

《子衿》一直被当做是男女情感的诗歌,但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实际表达的是男男情感。

《子衿》男男情感解析:

1、子衿的“子”,是第二个称。子常用作尊称,比如孔子、老子。子用作第二人称时,通用于男性地位相等、平辈之间的称呼,也可用于称呼地位较低的男子。即男性可以称呼另一个男性为“子”,女性则不能如此称呼。同样的称呼,《诗经》中经常出现,比如“邶风”里的《击鼓》篇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战士之间的生死约定。

2、青青子衿,青衿是一种服装,是周朝国子生(多为官员子弟)的制服,是读书人的装束。这此说明“子”的身份是地位较高的读书人。称其为“子”说明自已“我”是与之地位相当、平辈的男性。

3、“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中“我”是会意字,指手持金弋的人(男性)。“我”是男性第一人称,用于在平辈之间。当时,女性的第一人称是“卬”,这个词近代演变成“奴”、“奴家”。详见女性第一人称代词“卬”的演变。

4、“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挑”是挠头的意思,“达”通“踏”, “挑兮达兮”意思是挠着头原地踏步(踱步),用于形容男子焦急等待的样子。“在城阙兮”,即在城门楼上。“城阙”即城门楼,城门是城市的入口,城门楼常有卫兵驻守,一般平民都难以上去,女性更是禁止入内,就像古代军队禁止女性一样。因此,“我”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男子。

子衿的寓意

衣领的意思。

所谓“衿”指的就是衣领,而“子”是对古代男子的称呼,所以“子衿”指的就是女主人公心上人的衣领。

在先秦文学中,“青青”并不是指青绿色,而是指青黑色。由衣领起句,道出女主人公的悠悠相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指的是:就算我没去找过你,你就不知道给我传信来吗。诗中有埋怨,更有一片痴情。

《诗经·郑风·子衿》

【朝代】先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晌孙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贺谨岁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禅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21012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