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是赋在诗经中的例子吗
是的。出自诗经《静女》
全文如下: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二、《静女》出现 语法
重章叠句。“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对比:“骚首踟蹰”、 “说怿女美”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双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第一章:静女其姝,候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静女其姝,候我于城隅”,点明了约会的地点与人物。与“我”约会的是一位文雅而美丽的姑娘,这从“静”、“姝”两字可以看出。约会的地点是“城隅”:城墙上的角楼(一说是城墙边的角落)。请注意:《诗经》时代的“城”,不是城市,而是城墙。但“我”如约赶到的时候,她却故意躲藏起来不出现(一说是故意躲藏起来不让看见)。爱,通“薆”,扬雄《方言》:“薆,谓薆蔽也。”急得“我”抓耳搔首,徘徊不停。“搔首踟蹰”四字,把“我”的憨厚、真诚以及未见恋人的焦灼、忧虑的心情十分逼真地表现了出来,表达了“我”对“静女”的爱慕和思念之深。这一章中“静女”尚未露面,但从她“爱而不见”的故意逗人的表现,可以想象她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情态。
第二章: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见面后的情景。“静女”与“我”见面后,文雅而美好的姑娘送给“我”一支红色的管箫(一说是红色的茅草),红色的管箫鲜明有光,令“我”非常喜爱,陶醉其中。“我”表面上是赞叹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叹“静女”之美。这表现了“我”对“静女”的爱恋。
第三章: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一章继续描写两人见面后的情景。“静女”又赠给“我”一束从野外放牧的地方采来的茅草,那茅草的确又美丽又稀奇。但是“我”感到:不是茅草有多么美丽,而是因为它是“静女”赠送的,所以才显得特别珍贵。
三、《静女》是哪个作家写的?
《静女》出自《诗经·邶风》,是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的民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
不知是不是LZ所找......
还是泷灵隐的《静女传》?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